1993年,青岛啤酒在港发行H股,打开了内地企业在港上市序幕。内地企业赴港上市,也是香港资本市场服务内地实体经济的体现。


(相关资料图)

日前,香港交易所联席营运总监陈翊庭、姚嘉仁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港交所欢迎所有提升市场活力和流动性的举措,包括持续优化完善互联互通机制等,期望与市场各方继续合作,共同增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增加互联互通机制吸引力

自2014年沪港通开通以来,互联互通机制逐步完善,现已成为连接境内外市场的重要桥梁。Wind数据显示,开通以来,截至8月28日收盘,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A股市场18726.90亿元,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港股市场27756.34亿港元。

“互联互通经过近10年的发展,特别受投资者认可。目前超七成国际投资者持有A股是通过互联互通渠道买入。”陈翊庭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推动大宗交易(非自动对盘交易)机制、REITs纳入互联互通也正在提上日程。

对此,姚嘉仁说:“开通大宗交易是我们互联互通业务的最新重大优化措施,能为互联互通下的大额交易提供交易价格和执行的确定性,提升交易效率。这一优化将进一步促进互联互通的发展,为两地投资者提供更多交易选择和流动性。而REITs这一措施对于海外投资者和内地投资者而言,都是很好的投资机会。”

陈翊庭说:“互联互通机制已经被验证是便捷有效的,以后的方向,一方面是一步一步再填充新的内容,增加投资标的;另一方面是不断检讨,比如投资者通过互联互通买卖和通过当地市场买卖相比是否有明显的不方便,如果有我们将继续优化交易机制。整体而言,关于互联互通,我们将从这两个方向来增加该机制的吸引力。”

上市规则“量体裁衣”

从针对生物科技公司的18A章,到针对特专科技公司的18C章,近年来,港交所对于新兴行业公司不断“量体裁衣”,推出适合此类公司的专属上市规则。

数据显示,自“18A”规则推出以来,香港交易所已迎来118家医疗健康公司(包括生物科技公司)在香港上市,首发集资总额超过2688亿港元。共有59家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通过第18A章上市,首发共募集近1179亿港元,其中29家已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29家已被纳入港股通。

“18C”规则于今年3月底生效。陈翊庭介绍,该规则是为特专科技公司量身打造的一套上市新规,涵盖新材料、新能源等众多投资者青睐的领域。目前,港交所已与多家企业进行沟通,预计随着全球IPO市场回暖,将陆续会有多家“18C”公司提交上市申请。

“生物科技公司和特专科技公司都有量身打造的规则,未来一定还会有更多的行业有专属规则。例如港交所的创业板(GEM)专为支持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而设,中小企业也有自身特点和痛点,我们在研究GEM的改革方案时会根据他们需求做一些比较‘体贴’的设计。”陈翊庭补充说。

进一步提升市场活力

今年年初,港交所取消了香港证券市场每笔交易0.5港元的交易系统使用费,调整了证券市场从价收费,以简化交易费用结构。在业内看来,此次调整相当于下调了实质交易费用。

下调实质交易费用的用意在于进一步提升市场活力。“香港交易所欢迎所有提升市场活力和流动性的举措,我们正在积极筹备人民币国债期货和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期权,将与内地交易所合作积极落实在港股通中增设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我们期待与市场各方继续合作,共同增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姚嘉仁称。

在姚嘉仁看来,引入资金提高活力和流动性的同时,需要与国际投资者保持充分沟通,让他们充分理解出台的政策以及市场的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8月27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将由财政司司长成立小组,研究如何增加股票市场流动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