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作为地方政府偿债能力的重要观察指标,本文从经济、财政、债务和人口四个维度出发,对全国各地区的相关指标进行梳理盘点和特征分析。为了更好地应用于投资实践,我们同时对地级市(含所有地级市/直辖市区县)和区县(仅有发债城投的省/自治区的区县)进行观察,并通过“地图”等形式呈现,一目了然,数据详实,供投资者参阅 。
第一部分:各地级市和区县的经济维度盘点
(资料图片)
从地级市来看,全国地级市2022年GDP中位数为1644.35亿元, GDP增速的中位数为3.50%。具体来看,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的地级市经济实力整体较强,而青海、西藏等地区的地级市和天津、重庆等直辖市的区县经济实力相对较弱。
从区县来看,全国区县2022年GDP中位数为483.66亿元,GDP增速的中位数为4.10%。具体来看,江苏、广东、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的区县经济实力整体较强,而东三省、云贵等地区的区县经济实力相对较弱。
第二部分:各地级市和区县的财政维度盘点
从地级市来看,全国地级市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中位数为104.03亿元/56.93亿元,增速的中位数为0.35%/-21.28%,近五成的地市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有所下降,超七成的地级市2022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有所下降。财政自给率中位数为38.66%,近7成的地市2022年财政自给率较2021年有所下降。具体来看,上海、山东、江苏、浙江等经济强省整体财政自给率水平整体更高,而西藏、青海、黑龙江、宁夏等地区的地级市财政自给率相对较弱。
从区县来看,全国区县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中位数为27.51亿元/19.19亿元,增速的中位数为0.85%/-14.56%,45.3%的区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有所下降,超六成的区县2022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皆有所下滑。财政自给率中位数为50.09%,多数地区财政自给率有所下降,跌幅在10%以内的数量占比约四成。具体来看,山东、河南、江苏、河北等地区的区县财政自给率水平整体较高,而吉林、西藏、黑龙江、贵州等地区的区县财政自给率整体偏弱。
第三部分:各地级市和区县的债务维度盘点
从地级市来看,全国地级市2022年显性/隐性/综合债务余额中位数为494.92亿元/432.13亿元/1075.82亿元,2022年显性/隐性/综合债务压力中位数为275.28%/221.50%/503.68%,压力变化中位数为54.53%/28.45%/97.95%,多数地市2022年显性/隐性/综合债务压力皆有所加剧。具体来看,吉林、天津、甘肃等地区的地级市2022年综合债务压力加剧明显,而海南、上海等地区的地级市2022年综合债务压力加剧不明显甚至有所缓解。
从区县来看,全国区县2022年显性/隐性/综合债务余额中位数为89.81亿元/94.06亿元/208.15亿元, 2022年显性/隐性/综合债务压力中位数为175.16%/210.45%/413.30%,压力变化中位数为29.72%/28.17%/68.06%,多数区县2022年显性/隐性/综合债务压力皆有所加剧。具体来看,云南、广东、湖南等地区的区县2022年综合债务压力加剧相对明显,而黑龙江、陕西、福建等地区的区县2022年综合债务压力加剧不明显或有所缓解。
第四部分:各地级市和区县的人口维度盘点
从地级市来看,全国地级市2021年常住人口中位数为250.47万人,200万人以内的地市数量占比约四成。具体来看,广东、江苏、河北、山东等地区的地级市常住人口平均数较多,而西藏、青海等地区的地级市和重庆、天津等直辖市的区县常住人口相对较少。
从区县来看,全国区县2021年常住人口中位数为64.33万人。具体来看,广东、浙江、江西、江苏等地区的区县常住人口平均数更高,而青海、广西、内蒙古等地区的区县常住人口相对较少。
第五部分:投资策略:守住底线思维,适度挖掘票息收益? 下半年城投债投资的利多因素与潜在压力并存,央地博弈下的加速分化将依然是主旋律。考虑到未来弱资质+尾部城投平台风险事件可能逐渐铺开,城投行情或将加速分化,建议投资者守住底线思维,适度挖掘票息价值。具体来看,建议对城投债投资聚焦好地区+好平台(可以适当拉久期),同时短久期下沉策略的性价比在下降,但可以在控制好久期的情况下适当博弈超额价值。
建议重点关注经济财力相对较强、债务压力相对可控、再融资能力较强或边际改善地区有较强公益属性的主平台债的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
隐性债务化解政策有所变化:地方政府政策导向是“稳妥化解存量隐性债务”,一旦存量隐性债务化解政策有所变化,或对城投债投资产生负面冲击;
信用债违约超预期:如果未来信用债违约超预期,乃至于城投债出现超预期违约,也将对城投债投资产生负面冲击;数据统计存在一定偏差:报告中的相关数据统计出现纰漏或在所难免,数据统计可能会存在一定偏差,特此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