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导读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对全球90%的国家而言都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集中观察了拉美和东南亚的部分国家,这些国家普遍表现为增长中枢下移、劳动生产率走弱、资本积累放缓、产业升级停滞、失业率较高。各国在大类资产的长期表现上,股票市场无普遍规律,但做多收入分配不均(可选偏弱、必选较强),跟随产业趋势相对占优,长端利率出现中枢下移,波动性加大的特点,汇率在经历贬值后保持稳定。
(相关资料图)
摘要:
世界银行《东亚 经济发展报告(2006)》首次提出“中等收入陷阱”这个概念,用来指代一国经济长期停滞于中等收入阶段的现象。自二战结束以来,只有10%左右的国家能够完成从中等收入陷阱的跨越。掉入陷阱的国家,目前以拉美和部分东南亚国家为代表。
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普遍具有四个特征:经济增速中枢下移、劳动生产率停止增长、资本积累放缓或下滑、产业升级停滞或倒退。掉入陷阱的原因,无非两种:
一是经济内向化转型失败。以拉美资源型国家为代表,没有妥善解决好收入分配不均、民营企业活力不足等问题,片面重视国内市场,盲目进行经济内向化转型。二是产业高端化转型失败。东南亚国家没有解决劳动力素质提升缓慢和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并且制造业权重下降过早,制造业高端化转型较慢。
债务或金融危机一般是导致一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导火索。背后是这些国家长期积累的结构性问题。落入陷阱的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错误的经济政策、不完善的金融制度、贫富差距扩大和人力资本积累不足的问题,最终体现在债务或金融系统问题的爆发。落入陷阱的影响有两方面。从外部看,国家出口产品复杂度下降、贸易条件恶化,对发达国家开始积累大量贸易逆差,沦为依附于发达经济体的外围国家。从内部看,人均收入增长停滞、消费出现普遍降级。居民对未来经济预期下滑,可选消费放缓。国家金融系统呈现出持续的脆弱性,且失业率较高。
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股债汇长期表现规律:
随着掉入陷阱,股票市场一般会经历大幅下跌-恢复上升的过程。结构性矛盾爆发带来的经济金融危机,导致股市大幅下跌。危机结束后,股市逐渐回暖,但推动力存在差别,制造业国家以基本面为主,货币为辅。资源型国家则主要依靠货币供给推动。在行业表现上,做多收入分配不均(消费数量和质量降级,可选偏弱、必选较强),跟随产业趋势(产业政策促进方向)可以获得超额收益。
国债收益率有两个特征:一是对于制造业为主的国家长端利率中枢下移。二是波动性提高。由于高风险溢价,以及经济与通胀的不确定性较高,国债收益率波动较大。
汇率方面,落入陷阱的国家普遍放弃了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资源型国家因经济动荡、高通胀和国际收支失衡导致本币大幅贬值。而制造业国家因出口势头能够维持,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汇率在经历危机的快速贬值后逐渐稳定。
风险提示:全球地缘风险升温;全球资源品价格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