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资料图】
鸿路钢构是国内钢结构制造头部企业,截至2022 年底有钢结构产能480万吨,位居全国第一。在需求增长、供给出清背景下,头部钢结构企业有望集中受益,公司走差异化竞争道路,与上下游知名企业均有长期稳定合作,凭借成本优势加速自身市占率的提升。此外,公司提前布局智能制造基地,在人口红利逐步消失背景下有望进一步降本增效,稳固自身头部地位。今年1-6 月份公司钢结构产品产量约210.33 万吨,同比增长32.63%。
政策大力扶持,千亿级市场需求广阔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抗震性好、工业化程度高、绿色环保等优点。政府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助力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发展,2022 年1 月住建部印发了《“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指出“十四五”期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0%以上,公共建筑优先采用钢结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市场有望得到快速发展。根据我们预测,到2025 年我国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面积有望达到4.9 亿平方米,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530 亿元。长期看,钢结构企业人口红利逐步消失,智能制造是必经之路。
行业供给加速出清,“强者恒强”趋势明显
成本端看,目前钢材价格已进入下降通道,企业压力有所缓解,钢结构行业肩负化解钢铁产能过剩、钢铁工业调整升级大任,与宏观经济发展共振。2022 年我国钢结构产量10180 万吨,同比增长4.95%,占粗钢产量比重10.05%,较发达国家平均30%的比重仍有较大差距。钢结构制造行业充分竞争,呈“大行业,小企业”的局面,但近几年由于产业政策调整、行业监管趋严、宏观经济形势、疫情影响等多重因素,中小钢结构企业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在激烈竞争中难以为继被迫出清。
钢结构行业CR5 企业加速产能扩张,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强者恒强”趋势明显。
成本优势与规模优势,构建公司最宽护城河
公司走差异化竞争道路,聚焦钢结构制造,从2016 年开始产能扩张道路,截至2022 年底拥有产能480 万吨,位居国内第一,与下游中建、中铁、中冶等大型央/国企施工企业以及自行采购或者指定品牌的业主均有稳定合作,凭借自身显著成本优势、规模优势以及管理优势等,有望在逆境中加速市占率的提升。同时,公司从2016 年开始进行钢结构生产线的批量智能化改造,目前拥有多条智能制造生产线,可节约80%的人工以及90%的劳动量,在中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大趋势下,公司提前布局智能制造生产线,进一步实现降本增效,未来有望集中受益。
发行可转债18.8 亿元,布局智能制造产业链
公司2020 年9 月公开发行可转换债券18.8 亿元,主要用于(1)涡阳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建设项目、(2)合肥鸿路建材绿色装配式建筑总部产业基地智能制造工厂设备购置项目、(3)湖北团风装配式建筑制造基地智能化升级项目、(4)鸿路钢构信息化与智能化管理平台建设项目。目前基地建设项目已建成投产;设备购置项目基本投入使用;基地智能化升级项目已于2022 年底建成;平台建设项目受母公司ERP 系统升级改造、各生产基地信息化具体方案设计及现场调研复杂等因素影响延期至2023 年12 月投产。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 年营收为249.53 亿、290.25 亿、321.76 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为15.40 亿、18.19 亿、19.93 亿元,对应当年动态市盈率为13.69 倍、11.60 倍、10.59 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预计公司转债伴随正股波动,也将有较大上升空间。
风险提示
(1)原材料钢材价格波动的风险;
(2)市场竞争风险;
(3)劳动力紧缺风险;
(4)宏观经济政策变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