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今年以来,地方化债成为市场讨论的焦点,上半年核心工作在于债务的摸底排查,步入下半年,中央层面化债相关政策开始密集推出,并呈现以下四个方面新的特征。
1、7 月以来,政治局表态超预期,政策出台愈发密集。与此前“严禁地方新增隐性债务”的表述内容不同,本次会议表态“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一揽子化债方案”,不仅未再强调严禁隐债新增,对于支持地方化债,中央态度更加积极,“一揽子”化债方案的提法略超市场预期。会议后,有关债务化解和风险防范的政策出台愈发密集,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和外管局等主要金融监管部门均相继表态防范地方债务风险爆发和协调支持地方化债,市场投资者信心明显提振。
2、8 月以来,政策愈发具体,可落地性愈强。其中,8 月18 日,央行又联合金融监管总局和证监会召开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电视会议,再次重申统筹协调金融支持地方债务化解工作,并细化了工作内容,提出三点指引:1)丰富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的工具和手段;(2)强化风险监测、评估和防控机制;(3)推动重点地区的风险处置。工具和手段或包括后续市场关注的央行设立SPV;同时监管层面将进一步加强地方债务风险防控工作,从8月18 日证监会在有关负责人就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答记者问中提到“把城投公开市场债券和非标债务‘防爆雷’作为重中之重”可以明显看出;而提及的推动重点地区风险处置,可以看出,现阶段对于地方债务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工作的重点主要还是在于偏尾部的一些高风险省份。
3、短期内化债的核心抓手:财政部门推进债务置换。8 月19 日,据财新周刊报道,全国层面的评审已结束,额度基本分配完成,此次安排的特殊再融资债券规模约1.5 万亿。后续或可期待,9 月及四季度的发行落地。特殊再融资债券用于置换隐债,虽然同地方债务的总量相比规模不大,但短期却可起到缓释尾部债务压力,提振市场投资者信心,增加城投企业流动性的明显作用。目前,市场对于政策落地已有较强预期,天津区域城投债已率先受到投资者追捧,收益率快速下行,资产荒的背景下,后续行情或将进一步向云南、重庆、湖南、陕西等其他区域演绎。总体看,特殊再融资债券置换隐债可解地方燃眉之急,从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或可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4、金融支持化债政策呼之欲出:央行或设SPV。8 月19 日,据财新周刊报道:“央行或将设立应急流动性金融工具(SPV),由主要银行参与,通过这一工具给地方城投提供流动性,利率较低,期限较长。”一直以来,中央层面表态,对地方坚持不兜底不救助原则,但在地方债务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在政策方面,中央可提供较多支持。过往来看,基本以财政口的政策为主,包括2015 年及2020 年开展的两轮债务置换,主要解决的是政府具有直接偿还责任的地方债务。但现阶段来看,单部门推进隐债置换工作或无法完全的解决地方当下面临的债务痛点,比如隐债之外的其他类型高风险债务及大量的政府类拖欠款如何解决?正如财新周刊所言,化债的流动性增量仍有赖于央行。因此,我们或可期待,接下来央行再贷款等政策工具的具体落地,由多部门共同配合,助力地方债务风险缓释。
2023 年以来央地化债政策一览
1、中央层面。协调支持地方化债,政策表态可操作性渐强。
2、地方层面。除了申报化债试点外,各地对于化债同样有密集的表态和政策出台,其中部分区域重申“控增去存”的原则,多数省份强调要加强债务风险管控。
风险提示:政策执行不及预期,对于化债政策的执行力度和具体实施细则落地的时间仍需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