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营收规模保持正增,毛利下滑业绩承压。公司2023H1 实现营业总收入368.6亿元,同比增长31.1%,营收规模保持正增;实现归母净利润15.3 亿元,同比下降22.2%。公司净利润下降主要原因为:1)受市场下行影响,2023H1 公司结转毛利率下滑至14.87%;2)对联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减少,2023H1 由于房地产市场及行业生存环境尚未修复,公司合作项目受到一定负面冲击,投资收益减少15.5 亿元降至7.1 亿元,同比下降68.59%;3)受行业环境影响,销售费用较去年同期增加1.1 亿元,同比增加12.49%。我们认为一方面公司此前获取高价低利润项目正逐步结算完毕,另一方面随松绑政策持续落地,房地产市场有望企稳修复,因此我们预计公司当前的毛利率水平已处底部,后续有望通过结算结构和结算周期的调整,保持结算规模的稳定。随行业信用风险事件逐步化解,公司融资渠道逐步修复,叠加放松政策持续出台,市场整体销售表现逐步企稳,我们认为公司有望积极重启扩储,进一步修复销售增速和业绩表现。
受限于可售货值承压,2023H1 公司销售排名和销售规模均有所下滑,亟待补充新增土储。2023H1 公司实现全口径销售规模858.2 亿元,同比下滑14.7%,全口径销售面积471.1 万方,同比提升12.4%。销售金额下滑的核心原因在于2022年公司投资强度大幅缩减,新增土储不足。随松绑政策持续落地,市场逐步企稳复苏,公司有望凭借核心城市的品牌影响力不断强化深耕优势,积极重启扩储充分展现销售弹性。今年以来,尽管由于公司在高能级城市的可售货值承压,造成其在上海、南京、深圳等热点城市的销售排名有所下滑,但公司销售规模仍屹立于此类城市的第一梯队。我们认为平稳度过行业低谷期后,公司有望凭借此前积累的品牌优势和产品能力,充分把握市场复苏带来的销售弹性,重回销售增长快车道。
2023 年公司继续严控投资标准,回归一二线核心城市。受行业深度调整影响,公司投资态度回归谨慎,量入为出开展投资工作,聚焦核心高能级城市,加强在上海、杭州等热点城市的深耕力度。2023H1 公司新获取项目投资额约119 亿元,同比减少约33.5%,新增总土地储备约85 万方,同比减少约45.5%。截至2023H1,公司总土地储备4878 万方,权益土地储备约2194 万方,其中一二线城市占比约73%。今年以来,公司在土地市场的参拍积极性明显提升,上半年新增上海、杭州、南京、西安、东莞等地合计9 宗项目。随行业信用风险事件逐步告一段落以及行业融资困境有所缓解,公司有望在后续继续加大投资力度,积极补充土地储备。
财务表现稳健,融资成本保持合理水平。三道红线均为绿档,有息负债规模下降,融资成本保持合理水平。2023H1 公司净负债率 53.5%,剔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为62.9%,均处绿档。债务期限结构合理,长期负债占全部有息负债比重的62.9%。有息负债规模1095.9 亿元,同比下降15.3%。债务融资加权平均成本为4.39%。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随公司此前获取的高价低利润项目逐步结算完毕,我们认为公司当前的毛利率水平已处底部空间,后续有望通过结算结构和结算周期调整,保持结算规模的稳定。2020-2023H1 受交付结构影响,公司房地产开发业务毛利率水平由33.56%下降至14.87%,我们预计房地产开发业务毛利率水平已处底部空间,后续有望逐步回升,我们预计 2023 -2025 年房地产业务结算毛利率水平分别为17.3%/18.8%/21.7%。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EPS 为1.40/1.84/2.15元/股,8 月31 日股价对应 2023-2025 年 PE 估值分别为 5.16/3.92/3.36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地产调控政策收紧或放松不及预期;行业销售下行幅度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