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大家入伏安康!
(相关资料图)
今日,入伏!
三伏天,是一年中暑气最盛的时节。
从今日开始,高温、高热、高湿的天气来袭,酷暑难耐,很多健康问题也随之而来。
《黄帝内经》中讲:“夫百病之始生者,必起于燥湿、阴阳、喜怒、饮食、居处。”
其实,很多“病根儿”都是三伏天落下的,需善加调理。
因此,入伏不止是养生的好时机,更是避病的时节。遵循以下养生原则,避湿邪、远疾病,安度三伏天。看完记得为家人转发收藏!
入伏养生“四字诀”
1.静晒太阳:平衡阴阳
入伏正值盛夏,外界暑热骄阳,而人体内却寒湿较重。
适度静晒太阳,可平衡体内阴气,祛湿排寒,调理气血。
早晨8-9点,是一日中阳气最盛的时刻,此时阳光热而不晕,晒而不伤。
可在阳台上,或其他有阳光照射的地方,保持心平气和,端坐闭目,静坐晒背,收心养神。
2.喝水勿快:难以吸收
喝水过快容易使水分快速进入血液,令血液变稀,血量增加,给心脏造成负担,出现胸闷气短等症。
可少量多次喝水,一次150毫升左右,温水最佳,身体吸收更好,可达到解暑、散发人体热量的作用。
但不可喝冰水,容易引发肠胃不适,更易堆积湿寒,影响身体健康。
3.热水泡脚:祛除湿邪
夏季湿热,最伤脾胃,令人胃胀、食欲不振,而祛除脾胃湿邪最好的办法是热水泡脚。
可促进排汗、健脾除湿、通经利水,增强代谢,缓解疲劳,提高耐热力。
建议每晚入睡前温水泡脚,40℃左右,水量淹没至脚踝处即可,每次泡脚20分钟左右,身体微微出汗最佳。
入伏防寒三禁忌
入伏后,人体阳气达到一年中的顶峰,血管处于扩张状态,喜欢贪凉的行为会使寒邪趁虚而入,造成风寒感冒,双臂酸胀,经络气血不畅等症状。
因此,注重防寒更为重要。
1.空调温度忌过低
夏季空调温度应保持在26℃以上,避免过大的室内外温差,出现头痛、鼻塞等不良反应。
可用摇扇代替,不仅不会着凉,还可预防肩周炎。
长期在室内吹空调,容易滋生细菌,可适时地通风换气,也可开启空调的“除湿”模式,降低湿度,缓解闷热,降温效果更好。
2.护好咽喉与后心
咽喉和后背中央是人体最薄弱的地方,很容易受到风寒的伤害。
护好这两个部位,可有助于身体抵御寒气,进入空调房时可穿件上衣,晚上睡觉时盖好后背、肩膀,谨防受凉。
平时可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敷在后心,半小时左右,可辅助身体排汗散热。
3.多喝热茶忌寒凉
茶叶味苦性寒,有消热去火,降噪生津,提神醒脑的作用,其中丰富的钾离子对身体大有益处。
用热茶来替代冷饮,可刺激毛细血管的舒张,更能起到降暑的作用。
一杯热茶,9分钟左右便可使身体降温1℃~2℃,时间可维持15分钟左右。
入伏养生吃三样
一、入伏吃三肉
1.猪蹄:提高免疫力
入伏后出汗多,体内各种维生素流失严重。而猪蹄中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钙铁、维生素等有益成分。
可补充维生素和营养物质,改善身体机能,提高身体免疫力。
2.羊肉:逼走体内寒气
夏季炎热,容易胃口不好,身体则会处于透支状态,吃羊肉喝羊汤,可强身健体,滋阴补气。
喝羊汤后,身体发汗,可发散滞留在体内的寒气湿气,疏通筋脉。
3.生姜烧鸭:补虚祛燥热
生姜性温,可弥补寒凉之物导致的胃中虚冷,也可驱寒升阳,姜辣素又能刺激食欲。
鸭肉味甘性凉,可清除暑热,补肾去水肿,养胃又解馋,还可缓解失眠,便秘等症。
二、入伏吃三瓜
1.丝瓜:平痰喘
丝瓜是三伏天里清热泻火的好帮手,有消暑利肠、祛风化痰,凉血防燥的作用。
凉拌可清热下火,熬汤可解除油腻,是夏季餐桌必备佳品。
2.苦瓜:去痱子
夏季吃苦,胜似进补。中医认为,苦瓜的“苦”是营养的关键,能起到清心除烦,健脾开胃,祛火益气的作用。
天热身上长痱子,也可用苦瓜汁涂抹来缓解。但苦瓜性凉,需适度食用。
3.冬瓜:增食欲
冬瓜含水量丰富,不含脂肪,含糖量较低,老少皆宜,有利尿消肿,增进食欲,降脂消热的作用。
可与海带一同熬制冬瓜海带汤,海带矿物质、纤维素含量丰富,可促进肠胃蠕动。
三、入伏三主食
1.头伏吃饺子:平补好
夏季不能热补或温补,最好平补,饺子就是最好的选择,营养丰富、容易消化,还可弥补闷热天气的体力消耗。
此外,饺子外形似元宝,元宝藏福,“伏”与“福”同音,吃饺子也可图个吉利。
2.二伏吃面条:败心火
中伏是三伏天最热之时,煮一碗热面,吃后发发汗,可驱逐寒气入体的外邪。
也可吃碗凉面,解暑开胃,不增加肠胃负担,可配些黄瓜丝、菠菜、蒜泥、麻酱等,刺激味蕾,还可“败心火”。
3.三伏吃烙饼:补营养
到了末伏,人的体力精力已经消耗很多,此时需要适当补充营养,恢复体力。
相比饺子和面条,烙饼不需过水,其中的可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损失较小。
烙好的饼有油有面,鸡蛋中还有高蛋白,可达到饮食多样化和营养充分的标准。
入伏养生三秘诀
1.鱼际穴:调理肺气
按摩方式:用拇指点按,每日3次,连续点按3分钟左右,有发热感效果最佳。
作用:清热利咽,调理肺气,缓解咳嗽、胸痛、气喘等症。
2.厉兑穴:通调肠胃
按摩方式:可用手指或小木棍按压,早晨7点-9点效果最好,是肠胃消化吸收最旺盛的时刻,每日2次,每次按压100次左右即可。
作用:通调肠胃,对伏天脘腹胀满、油腻恶心、口干舌苦、嘴角溃烂有缓解作用。
3.合谷穴:缓解疼痛
按摩方式:拇指指腹按揉,力度适当,有酸胀感为宜,持续3分钟左右最佳。
作用:缓解牙疼、头疼、鼻子过敏、咽喉肿痛、失眠、痛经等症。
▽
三伏至,赏一窗美景,觅一处清凉。
入“伏”亦是入“福”,在这盛夏时光,希望我们都能用愉悦的心情,驱散炎炎夏日带来的不适,收获满满的福气。
用精心准备的养生秘诀,助我们夏日和顺,诸事自在,安然度整夏。
点亮“在看”,转发给身边的朋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作者:逍遥子 来源:老子道德经(ID:LZDDJ-1)
国学生活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你若喜欢,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