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公司营收稳步增长,归母净利扭亏为盈
2022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467.25亿元,同比增长20.31%,但由于2022年煤价仍居高位,且公司煤机装机比例较高,新能源发电盈利未能覆盖煤电亏损等情况影响,全年业绩亏损,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人民币-73.87亿元。但受益于公司2022年平均上网结算电价同比上升18.04%,燃煤交易电价478.6元/千千瓦时,较基准价上浮20.28%,归母净利润同比减亏26.17%。2023H1,公司营业收入为1260.32亿元,同比增长7.84%;归母净利润为63.08亿元,同比扭亏为盈。2023H1,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的主要原因系:1、境内燃煤价格同比下降及电量同比增长的综合影响;2、公司之子公司中新电力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煤炭供应有保障,电煤价格下行火电盈利能力持续修复根据公司公告,截至2022年底,公司可控燃煤发电机组装机容量为9,406万千瓦,占比73.93%,天然气发电机组装机容量为12,73.8万千瓦,占比10.01%,火电装机合计占比83.94%。得益于装机规模占比较高,火电业务贡献公司主要收入,但由于近两年动力煤价格高企,煤电机组发电成本,导致煤机亏损严重。2023年上半年,全国煤炭供应充足,其中国内生产原煤23.0亿吨,同比增长4.4%;进口煤炭2.2亿吨,同比增长93.0%。供应得到保障,动力煤价格也随之下行,煤机盈利能力得到显著修复。截至7月24日,秦皇岛动力末煤(Q5500)价格为875.00元/吨,较去年同期下跌27.08%,较年初下跌25.53%,较2022年高点1664元/吨下跌47.00%。根据公司半年报数据,2023H1,公司累计入炉除税标煤单价1,137.76元/吨,同比下降10.49%。煤价下行减轻煤机发电成本,2023Q2,公司煤电机组扭亏为盈,实现利润总额6.63亿元,2023Q1为-0.70亿元。2023H1,公司煤机实现利润总额5.93亿元,较去年同期-90.61亿元大幅改善。展望全年,在国内稳定增长,进口快速增长的双重作用下,煤炭供应有望得到保障,预计下半年在煤价有望走弱的背景下,火电业绩有望得到持续的修复。
电力转型稳步开展,风、光装机规模快速提升
公司作为国能集团常规能源业务最终整合的唯一平台,承担着集团电力转型的任务,积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近年来,公司清洁能源装机比例不断提升,上网电量也稳步增长,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稳步开展。截至2022年底,公司风光装机占比15.64%,较2018年的5.75%增长9.89%,风光装机稳步增长,2023H1,该比重上升至10.17%。根据公司年报披露,2023年计划支出118.36、140亿元在风电及光伏项目上,随着公司能源转型逐步推进,风光装机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2018-2022年,公司风光上网电量及占比逐年提升,风电上网电量从97.75增长至274.1亿千瓦时,CAGR为22.90%,光伏发电上网电量从11.2增长至60.06亿千瓦时,CAGR为39.92%。根据PVInfoLink7月19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7月19日,光伏硅料主流产品均价66元/千克,较年初下跌124元/千克,跌幅为65.26%。且硅料价格下跌已传导至组件端,组件主流报价为1.310元/瓦,较年初下跌28.00%。此外,2023年上半年多晶硅产量65.17万吨,同比增长91.3%,供给增长快速,过剩格局或难以扭转。光伏电站投资成本中,组件成本占比较高,组件价格的下降将使得电站发电成本得到优化,投资回报率进一步提升。
投资建议
我们上调2023年盈利预测,新增2024/2025年盈利预测,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从1835.71亿元上调至2598.75亿元,同比增长5.3%,2024-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472.92/2387.4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8%/-3.5%;2023年归母净利润从75.27亿元,上调至131.13亿元,同比增长277.5%,2024-2025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63.71/190.5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4.8%/16.4%,对应EPS分别为0.84/1.04/1.21元。截至7月27日收盘价8.51元,对应PE分别为10.19/8.16/7.01。由于公司目前火电装机占比较高,同时新能源装机快速发展。我们选取与公司业务结构相近的华电国际、大唐发电、浙能电力为可比公司,2023年可比公司平均PE为12.39。华能国际在营收规模和利润规模上都显著高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同时华能国际风、光资源储备丰富,保障了后续可持续增长动力。综上考虑,给予华能国际略微溢价,从“增持”上调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公司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2)动力煤价格下跌不及预期;公司火电机组发电量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