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投资要点:
3D 视觉是机器人智能化程度提高的重要一环。3D 视觉感知技术基于 3D 视觉传感器采集的信息,在同步提供 2D 图像的同时,还能够为 AI 算法及算力提供视场内物体的深度、形貌、位姿等 3D 信息。3D 相机相当于具备人眼的感知能力。
3D 视觉应用广泛,起于生物识别,受益机器人视觉。(1)刷脸支付便捷高效,支付宝、微信、银联等推动3D 刷脸支付普及。(2)搭载3D 人脸识别的门锁/门禁更加安全便捷,人脸识别门锁/门禁年出货量逾百万只。(3)具身智能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机器人实体相结合,让“大脑”有了可支配、可感知、可交互、可行动的“身体”。人形机器人可赋予通用人工智能“物理载体”。据Yole Intelligence 报告显示,2022 年3D 成像和传感市场的收入达到82 亿美元。预计到2028 年总体3D 成像和传感市场将翻倍增长至172 亿美元,CAGR为13.14%。
全球少数几家全面布局结构光、双目、iToF、dToF、Lidar、工业三维测量六大 3D 视觉感知技术的公司,服务于全球多家行业领先公司。涵盖系统设计、芯片设计、算法研发、光学系统、软件开发、量产技术等底层核心技术,基本覆盖了产品从设计、研发到制造的全周期研发流程。自 2015 年底量产以来,已先后服务全球超过 1,000 家客户及众多的开发者,包括 OPPO、蚂蚁集团、捷普、牧原、中国移动、Matterport、贝壳如视、江博士等行业领先公司。
卡位刷脸支付、服务机器人等场景。短期看线下支付受到疫情影响减退之后布局节奏恢复及刷脸支付渗透率提升,中期看消费类应用多点开花,智能门锁、服务机器人、智慧农牧、智慧交通等应用探索推进,长期看固态激光雷达潜力。
下调盈利预测,下调为增持评级。下调对23/24 年营业收入的预测至5.0/7.3 亿元,原预测值为9.8/12.3 亿元。新增25 年营业收入的预测值为10.8 亿元。由于公司当前尚未开始盈利,我们采取PS 估值。3 家可比公司2025 年PS 均值为10 倍,公司为12 倍。公司为国内3D 视觉感知龙头企业,产品附加值高,研发实力比肩科技巨头,技术布局全面,目前已经在线下支付领域国内市占率领先,3D 传感器市占率领先。有多次与行业领先者合作的项目经验;另外3D 视觉目前处于发展早期阶段,相比于可比公司有更大的成长空间,因此公司当前估值较高。未来业务将随市场发展快速起量,其他消费类应用及激光雷达业务收入潜力预计逐步释放,预计23-25 年营收增速为43%/45%/49%,高于可比公司,结合上述情况给予估值溢价,下调为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线下支付需求恢复不及预期、3D 传感下游应用拓展节奏不及预期、激光雷达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