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描述
(资料图片)
6月3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6月制造业PMI回升至49.0%。
事件评论
制造业景气低位企稳。6月全国制造业PMI低位回升至49%,尽管仍旧位于荣枯线下,但景气收缩幅度未再进一步扩大。主要分项部分改善,供需双双回升,库存持续去化,价格下降幅度收窄。从合成制造业PMI的分项来看,生产和新订单指数回升是主要拉动力,分别贡献+0.17pct和+0.09pct;但同时,原材料库存及就业人员分项对PMI形成拖累。
总的来看,制造业景气低位企稳特征明显,但持续转好的基础仍不稳固。
内需支撑景气韧性,马太效应再度凸显。6月新订单指数小幅回升至 48.6%,考虑到新出口订单仍低位续降至46.4%,需求低位企稳主要仰赖内需韧性。而从另一侧面来看,包括6月在内,在手订单指数已连续回落4个月,反映需求整体仍偏弱。从分企业规模数据来看,大型、中型企业新订单指数边际回升,但小型企业新订单仍在加速续降,分化明显。综合来看,我们倾向于认为,6月新订单指数回升并不能说明需求即将回升,或许仅代表了部分企业需求未再进一步转弱。换言之,需求明确有底,但能否改善仍待观察。
去库存快速推进,企业谨慎应对。从企业视角出发,除了关注需求,企业同样重视去库存。
6月产成品库存指数加速回落至46.1%,反映去库存正在加速推进。企业的去库存方法有二,降价及减产。从价格方面来看,6月出厂价格及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双双回升,反映6月降价力度边际收缩。从生产来看,6月生产指数回升至50.3%,大中型企业生产回升至荣枯线上,而小型企业生产指数低位续降。降价放缓、生产回升、产成品库存去化,是否意味着企业库存压力已得到释放?我们认为,并不尽然。6月原材料库存指数、采购量指数双双续降,反映企业对于扩产缺乏兴趣。同时,6月企业生产经营预期指数续降,也反映了企业当前经营压力仍大,去库存任重而道远。
非制造业景气回落,建筑、服务同步承压。6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续降至53.2%,其中,建筑业、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续降至55.7%、52.8%。尽管建筑业、服务业景气仍处于扩张区间,但从新订单走势来看,建筑业、服务业新订单指数均连续两个月低于荣枯线。新订单下滑或有两方面影响:一是建筑业、服务业景气或将进一步回落;二是建筑业、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将同步下滑。
蛰伏期需求有底,静待结构亮点涌现。我们在库存周期的报告中持续强调,当前仍处于主动去库存阶段向被动去库存阶段切换的蛰伏期。这一时期,需求的变化至关重要。6月数据积极的一面在于确认了“需求有底”,在内需韧性的支撑之下,需求持续转弱的概率不大。但同时也需要看到,尚未出现需求将持续改善的明确信号,各行业就业吸纳能力下降、企业排产相对谨慎,均反映当前经济仍在承压。我们认为,伴随去库存持续推进,未来结构性机会将逐步涌现,主要反映在两方面:一是成本压力改善带来中下游利润率改善;二是产业结构升级对于需求的支撑上。综合来看,我们认为,未来中游装备制造行业的景气或率先改善。
风险提示
1、海外存在超预期衰退风险;2、国内政策可能超预期发力扭转复苏偏弱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