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本期投资提示:
本周大众入股小鹏汽车。我们认为此次入股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是中国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链被重新认识并价值重估的契机。
中国的新能源产业链底层能力已经完全具备叫板,甚至向海外输出的基础。大众和其他未来可能的海外品牌会有找中国主机厂合作的原因可以分为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外部方面,虽然海外品牌在电动整车架构的研发也许并不迟于中国品牌,但没有如中国一样好的市场以及政策支持环境。内部方面,中国品牌整体销售体量小于海外品牌,产品定义的羁绊更小,能做到更聚焦;而海外品牌产品矩阵全面,难以在整个平台设计和立项支出方面取得平衡。中国现有的新能源架构产品可以弥补海外品牌缺少针对细分领域平台的弊端。
因此后续逻辑上推演,存在还有更多海外品牌,包括中高端和中低端细分市场品牌,会与中国的新能源品牌进一步合作的可能。因此中国智能电动车品牌的产业地位必将得到重估。
而从实质性的盈利贡献角度估算,向海外品牌输出将为中国品牌产业链带来数十亿的技术授权费与服务费的收益。从价的维度假设(举例):吉利汽车浩瀚架构的研发投入约为180亿元人民币,假设SEA 架构预期10 年全生命周期摊销500 万台,则单车平均架构研发摊销约为3600 元,如果以半价(单台车1800 元)向外收取技术授权费,同时后续基于架构衍生的二次开发服务费用假设为单车型3 亿元。量的假设:非常保守假设可触达的份额为5%左右,每年可触达的海外品牌销量为200-300 万台。假设每个车型年销量稳定在10 万台,对应每年有20-30 款新车需要技术支持。最终测算:技术授权费可达36~54 亿元(基本为净利润);而开发服务费收入约60~90 亿元,乘以3-5%的净利率,能达到1.8~4.5 亿元的净利润体量。这对整个产业链这是一笔相对可观的额外利润。
我们认为,目前头部研发力度较高,并且已经有较强的新能源渗透率的企业在估值上会得到一定优待。从选择的角度说,当下没有太厚的利润垫、具备反转的利润弹性爆发力的公司更值得下注。并且中高端平台和中低端平台更可能存在机会,而主流的中间平台企业则相对较难。已经跑出来的有小鹏G9 平台,并且后续蔚来的NT2.0 平台、吉利的浩瀚平台有可能在中高端市场取得一定的成绩。中低端平台有比较好的纯电架构的中国品牌包括广汽埃安、零跑。而零部件企业也有望伴随这一轮整车架构的出海,取得更好的市场份额。
同时,这一轮价值重估可能是持续迭代、持续巩固壁垒的过程。目前,海外品牌也在做自己的产品力建设来追赶中国品牌,并且他们最主流的价格带产品不会留给中国品牌。但是,在电动化的能力输出结束之后,智能化则有望帮助中国品牌进一步持续巩固优势。
投资分析意见:政策环境友好,但需求复苏波折。要把长板做长,提示我们进一步把握优势产业及环节的确定性机会。整车推荐比亚迪、长安,关注理想、小鹏、蔚来。新能源供应链受益于主机厂配置竞赛,增收增利趋势明确。建议关注具备国产替代、降本增效能力的公司,包括英搏尔、爱柯迪、星宇股份等;以及智能化、舒适性配置公司,包括保隆科技、继峰股份、科博达等。而在商用车领域,新能源大势已成,建议关注瀚川智能(机械)、蓝海华腾等公司。
核心风险:部分环节供应链安全风险、国内终端销量复苏不及预期、原材料涨价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