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资料图)
2023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48.9 亿元/0.65/0.30 亿元,同比-36%/-91%/-96%,2023 年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29.6 亿元/0.64/0.51 亿元,同比-30%/-86%/-89%,环比+53%/6741%/扭亏为盈。上半年行业承压,公司二季度量利有所改善,产品端在前驱体、三元正极、铁锂正极及钠电等形成突破,同时在客户开拓方面或有所进展。
事件
2023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48.9 亿元/0.65/0.30 亿元,同比-36%/-91%/-96%,2023 年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29.6 亿元/0.64/0.51 亿元,同比-30%/-86%/-89%,环比+53%/6741%/扭亏为盈。
简评
量利承压,二季度有所改善:公司营收和业绩上半年呈现下降,主要是行业增速和供需格局导致,但进入二季度以来公司业绩扭亏,预计2023Q1/Q2 三元正极材料销量为0.6/1.5 万吨,二季度单位盈利实现扭亏,整体量利呈现恢复态势。
产品、客户端等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
1)前驱体:合成新工艺技术持续突破,自主研发关键核心设备前驱体反应釜进一步大型化应用,新一代高效浓缩系统产线推广,间断法工艺迭代升级;前驱体粒度分级技术行业内首创产业化应用。
2)三元正极:超高镍单晶正极材料实现百吨级出货,通过了大圆柱动力电池项目的审核。第二代高功率高镍 NCA 稳定性得到改善,实现百吨级交付。高电压快充型中高镍三元材料进一步降本,开发迭代品,产线批次稳定性样品通过客户的评估。新款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用高功率三元材料,进入先行量产验证阶段。
3)磷酸铁锂:完成批次稳定性验证和小批量试产。钠电层状材料,第一代产品开发基本定型,实现吨级销售。
4)钠电正极:已完成吨级生产线改造,并基于客户的特定需求持续改造、优化产线,实现了钠电正极材料小批量出货。
投资建议:预计2023 年至2024 年业绩4.4 亿和9.2 亿,PE43 和21 倍。
风险分析
1)下游新能源汽车产销不及预期造成高压继电器出货不及预期:销量端可能受到疫情反复、需求疲软影响而不及预期;产量端可能受到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限电、疫情反复等影响不及预期,进而影响公司相关业务出货量及盈利能力。
2)原材料价格如铜、银等金属上涨超预期:2021 年以来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同时原材料价格阶段性出现大幅波动性,价格高位及不稳定性对于终端需求有一定影响,与此同时对于公司短期业绩有扰动。
3)全球经济承压,工控及消费需求不及预期:公司作为继电器行业龙头,工控、家电、电网、新能源等领域是支撑营收和利润的关键,也是公司成长性的反映,若全球经济增速不及预期将影响当期和远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