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事件
6 月28 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 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将在北京打造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机器人产业集群,目标意指使机器人核心产业收入达到300 亿元以上。
主要观点
快人一步,加速构建机器人产业高地。我们认为今年以来国内经济回暖复苏,经济运行总体延续恢复,市场信心与经济动能稳中向好。其中,在工信部等部门印发《“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和《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背景下,高技术产业保持高速增长,带动经济新动能有效释放:投资端1-5月高技术制造业固定投资同比增长12.8%,较整体固投高8.8 个百分点;生产端5 月高技术产品实现两位数增长,5 月服务机器人产品产量增速为34.3%。为了形成创新要素集聚、创新创业活跃的发展生态,打造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机器人产业集群,《方案》计划 “到2025 年,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育100 种高技术高附加值机器人产品、100 种具有全国推广价值的应用场景”,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打造“北京样板”,加速打造全球机器人产业高地。
由点及面,协同助力机器人产业提质增效。一方面,通过布局人形机器人、发挥机器人产业基础优势,《方案》聚焦“医疗健康、协作、特种、物流”这四类优势机器人产品跃升发展;另一方面,在注重机器人产业细分领域的同时,通过打通上下游协同、软硬结合的创新链条,夯实关键零部件基础,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强化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支撑作用,推动“机器人产业稳链、补链和强链”。最后,《方案》指出通过开展“机器人+”应用示范,以加快形成标志性场景、标志性服务、标志性模式和标志性业态,建立“资源统筹—创新协同—环境优化”的产业发展新生态,优化机器人产业空间布局,我们认为可以发挥规模效应,推动区域内资源配置效率、提高行业产研融合水平、强化经济带动效应。
新动能助力,有望从供需两端带动经济活力。此次北京市人民政府《方案》的印发进一步明晰了区域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方向、支持力度和未来目标,是继《深圳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行动方案(2023-2024 年)》、《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 年)》后对《“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的进一步布局。在需求端,面向医疗、制造、建筑、商贸物流、养老、应急、农业等领域重点需求加快应用场景搭建;在供给端,立足产业链协作提升机器人产业的对内集聚和对外辐射作用。我们认为,其有望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拓宽相关应用的深度与广度,加速机器人产业内细分领域的突破发展,引领机器人产业与企业行业的整合对接。我们认为,从短期来看,《方案》的印发或能在经济增长恢复阶段引领增长新动能更好地释放,提升市场预期,稳定经济增长目标;从长期来看,推进国内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是参与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一环,是必须把握的产业变革机遇,对于把握创新发展主动权、实现“自主可控”的产业迭代有望起到积极作用。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修复不及预期、政策推进效果不及预期